当前位置: 首页 > 产品中心 > 串口屏

江西肿瘤医院旁的1元抗癌厨房19年不打烊背后的故事令人感动

发表时间: 2024-03-31 作者: 串口屏
产品详情

  69岁的万佐成摸黑起床,到床尾取了长裤和外套穿上,转身踢到了床边的凳子脚,发出“咯吱”一声。

  “没得事,每天都是这个点起来。刚刚我听你没起身,就没开灯,结果踢到凳脚了。”

  “那些人也真是的,这城里到处都是饭馆,他们想吃啥,自己去找就是啦,何必那么麻烦,还要自己生火做饭?”

  在儿女看来,父母就是着了魔,或者“脑子有病”,对他们每天4点起床、深夜才收工,去打理一份不挣钱的“生意”非常不认同。

  昨晚,一家几口又为了这件事争论起来,儿女们还是没有说服老两口放弃做这件事,气恼地各自回家去了。

  从厕所出来,万佐成弓下腰在热水壶里倒了一点热水,沾湿毛巾,擦了一把脸,便与收拾好了正在等他的老伴一起走出家门,朝着悉心经营了19年的1元“抗癌厨房”走去。

  凌晨4点半,万佐成老两口就走进那条再熟不过的小巷,开始了一天的忙碌,给煤炉引火、清洗铁锅、洗菜盆等家伙什……

  这里地理位置特殊,与江西省肿瘤医院只有一墙之隔。老万夫妻俩的这个厨房因为支持肿瘤医院的病人或家属来这里做饭,成为有名的“抗癌厨房”。

  这条特殊的小巷位于南昌市青山湖区学院路附近。十多年以来,巷子的面貌和陈设没什么变化,整天在这里忙碌的两口子却早已白发斑斑。

  就在一年前,这里还只是陋巷里的露天厨房,没有隔间、没有雨棚,每逢下雨,病人家属们只能冒雨打着伞洗菜、炒菜。

  去年3月,当地政府出资对老万夫妻俩的“抗癌厨房”进行了改造,小巷焕发新颜:搭好了雨棚和隔间,并在小隔间的墙面上贴上了洁白的瓷砖。每个隔间都有单独的煤炉,此外还专门设立了一间公厕,方便大家使用。

  看着眼前不再是露天的雨棚,老万的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,仿佛回到了19年前的那个早晨。

  1993年,万佐成夫妻俩在学院路附近开了一间小餐馆,生意还不错。几年后,因为门面遇到拆迁,夫妻俩只好关了店,搬到了附近的一条破旧小巷内支起了早餐摊子。

  时光飞逝,转眼间十年过去了,虽然儿女们都已经成家立业,但两口子不肯闲下来,将这个早餐摊子经营得有声有色,也有几百元的收入。

  不料,就在2003年的一个极为平常的早晨,一件事彻底触动了万佐成夫妻俩,让他们做出一个影响后半生的重要决定!

  那女人走进巷子,在老万的摊子前停了下来,朝他躬了好几下腰,面上带着期冀。“大哥,能不能请您帮个忙?”

  这女人很不好意思,回头望了望巷口几眼,还是说出了口:“大哥,我不是来买早点的,我……想问问,你这剩下的炉火能不能让我们用一下,我炒个菜给孩子吃。”

  原来,那自行车上坐着一个半大孩子,大概有十岁,一条裤管空荡荡地飘着,小嘴撅着,显然正在和爸妈怄气。

  “这孩子得了骨癌,医生给截了肢,嫌医院的饭不好吃,闹着要我给他做一顿。”

  在路过老万的早餐摊之前,这对夫妻推着孩子问过沿街所有饭店,没有店主愿意借厨房给他们用。刚才路过巷口,看到老万正在收摊,才试着进来问问。

  熊庚香听得心酸,立即同意:“只是一些余火而已,你们想做就做好了,就算是以后天天来这里做,我们也不会撵你们的。”

  老万有6个煤炉,此刻还有两口炉子有余火,然而,就是这样一朵余火,却让带着孩子的夫妻俩走遍了大街难以寻得。他们的辛酸和为难深深地刺痛了万佐成夫妻俩。

  病重的人们最想吃到家人烹饪的小菜,就像那个孩子,闹脾气只为了妈妈能给他做一口“妈妈菜”,而这个小小的要求却很难在病房里办到。

  从那以后,老万都会刻意多留两口带着“余火”的煤炉,提供给前来借用的人们。

  隔壁巷子里有“余火”可以炒菜做饭的消息传开了,肿瘤医院的病人和家属知道后互相传递着这一条消息,慢慢的变多的人到这里来借火。

  为了方便大家,老万自费购置了几口铁锅、高压锅和调料,免费供应给需要的人。

  “炉子烧起来了,火就不能灭。”19年以来,万佐成夫妻俩这样说,也是这样做的。

  随着使用的人慢慢地多,老万供应不起煤球和调料等费用,于是对每个来做饭的人收1元钱。

  而为了让大家每天都可以吃上“自家菜”,夫妇俩全年365天无休,一直坚守在巷子里。就连年夜饭也是匆匆忙忙,吃完了赶紧跑回巷子里照看“爱心厨房”。

  老万夫妻俩给这些病人和家属带来了莫大的温暖,让很多人鼓起了对抗病魔的勇气,人们亲切地将这里称为“抗癌厨房”。

  那条暖心的巷子成了南昌最有温度的巷子,它有着一面故事墙,上面留下了无数病人和家属的笔迹——都是感谢的话,还有邀请老万夫妻俩去做客的,许多人留下了电话号码。

  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捐钱捐物,委托公益组织送来。对于捐款,万佐成夫妻俩坚决不收,只是收下了部分厨房用品。

  到肿瘤医院治病的人们,大多都沉疴难愈,老万希望:在他们人生最后的时光里,伸出手去扶一把,哪怕只是一点光和热,也能给他们带去温暖。

  去年2月,万佐成夫妇被评为“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”;但是,夫妇俩却没有去现场领奖,“抗癌厨房离不开人”,他们放弃了去现场的机会。

  有多少次,万佐成见到正在炒菜的家属突然间情绪崩溃,放声痛哭。这让他们更加坚定了把这件善举做到底的决心。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。

  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,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。万佐成就是这样做的,也将他们的热爱传递给了需要重燃热爱的病人们。

  2003年之前,他们最多忙碌到上午9点多,但此后19年里,每天都忙到深夜10点多。

  来做饭的人一多,需要的煤球、炉子、油盐酱醋这些就越多。为了方便大家,万佐成经常往里贴钱。

  一开始,儿女们对此非常反对,说老两口“疯了”,干好事还往里贴钱,把自己累瘦了不说,一点都不管家里的事。

  面对子女们的抱怨,万佐成夫妇则解释说:“特殊的饮食,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。”

  有一天,一个中年女子路过,看到巷子里的人们把饭菜炒好后自己不吃却要打包带走,觉得十分奇怪。她走进来一打听,这才知道真相,当时就哇地一声哭出声来,说道:“如果当初我也能遇到你们就好了。”

  这女子说,她的母亲多年前患癌症去世了,在她生病的时候,就想要吃几口自己喜爱的饭菜,却因为条件有限没能如愿。

  对于那些癌症晚期的病人来说,能吃到熟悉的味道就是幸福和安慰,但却因为条件有限无法达成。那是亲人和子女对他们的关爱和体贴,不是简简单单用钱就能买到的。

  万佐成对子女说:“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,可每次看到他们感谢我们的时候,我和你妈都会觉得开心。他们也不容易,若不是走投无路,谁会低声下气地求人?”

  为了不拖累子女,万佐成夫妇调整了收费标准,炒一个菜收1元钱,炖汤耗费更多燃料,因此要收2.5元,这样算下来与成本打平,就不会亏钱了。

  慢慢地,儿女们从坚决反对逐渐改变了态度,变成默许和支持。在父母有事的时候,他们会帮忙照看。

  无数个独自对抗病魔的家庭,在这条充满烟火气息的巷子相聚,他们在这里互相倾诉、互相温暖、互相扶持。

  有买多了的菜,当天做不完的,家属们会主动交给老万夫妇俩,由他们转送给有需要的病人。

  万佐成夫妇俩经常遇到爱心人士捐款,但都被他们拒绝。他们会介绍十分艰难的病人,让双方去接洽。多年以来,经过夫妇俩架桥得到帮助的病人有很多。

  在这里,很多人完成了自我成长。老万对记者说,曾经有一个不会做饭的女子,在丈夫患重病之后,来这里求助。

  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,经常切到手或被油溅到,这女子从小白蜕变成了一位厨房能手。

  在这里,习惯依赖的人开始学会独立,学会付出和照顾亲人,用自己的劳动和爱心做成一锅汤或一盘菜。

  随着万佐成夫妇俩年纪慢慢的变大,他们的身体健康情况大不如前,前来帮忙的义工屡次劝他们多请一个人来帮忙。

  2019年下半年,为了大家能吃到可口的饭菜,夫妇俩毅然决定停掉早餐摊子。

  谈起家庭,万佐成对记者说,自己对不起妻子,二人结婚四十多年,大半时间都在厨房忙碌。老伴没有享到什么福,不想到了70岁,还要跟着他忙碌“抗癌厨房”的一大摊子事。

  2022年抗疫期间,这间“抗癌厨房”也没有停下过,因为在巷子口设置了防疫关卡,夫妻俩就自己把饭菜准备好,隔着关卡给病人家属们送饭,从没休息过。

  现在,老万的“抗癌厨房”经过改造升级,将炉灶增加到了30多口,搭起了牢实的操作间。他们仍然坚守在炉火旁边。

  很多病人或家属会回来看望万佐成夫妇,曾在肿瘤医院治疗的大男孩曹韩就是这里面一位。

  曹韩是南昌当地的一名高中学生,他说:“外公住院后吃不习惯医院的饭菜,我就到这里给他做了。菜是自己从市场买的,便宜又放心。”

  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专门在这里设置了志愿服务站,每周都有志愿者轮流前来帮忙。

  同学们都说:“万爷爷和熊奶奶经常没时间安心给自己做上一顿好饭,我们来帮忙是应该的。”

  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只有树立起道德模范帮扶激励机制,在全社会树立“好人有好报”的正确价值导向,才能更好地放大“好人”效应。

  “抗癌厨房”引发了当地政府的思考,进而推出了对于好人文化的长效激励机制,决定继续挖掘和弘扬爱心厨房里的暖心故事,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受到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的感染。